媒體聚焦
向萬米海底深潛的“海斗一號”、探尋美麗蒼穹奧秘的“慧眼”衛(wèi)星……這個周末,科研“國家隊”攜“硬核”科技成果亮相武漢,快來向科學說“嗨”。11月4日,中國科學院第六屆科學節(jié) 武漢專場活動在武漢植物園啟動。中國科學院院內外20多家優(yōu)質科技科普力量集結,在為期2天的時間里,帶來6大版塊,共40多項展品、節(jié)目和科技實踐活動。從大國重器展品亮相到院士與公眾零距離,從科學實驗秀到科學脫口秀,從制作植物標本到開展手掌菌實驗,活動凸顯了科學的多樣色彩,營造了科學“節(jié)日”的濃郁氛圍。社會公眾可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,與科學家面對面,暢游一場“科學嘉年華”。
中國科學院科學節(jié)是中國科學院自2018年打造的面向社會公眾的大型科學嘉年華活動,注重科學與文化、藝術的充分融合。今年首次集中在中國科學院所屬三園兩館打造主場、專場活動,主場活動設立在北京,專場活動分別設置在武漢和廣州。這是中國科學院科學節(jié)設置專場以來連續(xù)兩次落地武漢植物園。科學節(jié)武漢專場圍繞“科普+科創(chuàng)”兩大特色,開辟了多場景、多版塊的內容,共設置“嗨劇場”、“創(chuàng)新展”、“零距離”、“創(chuàng)工坊”、“科學之美”、“科學與中國”院士說六大版塊,其中“科學與中國”院士說為新增版塊,將提升院士參與度,充分發(fā)揮院士引領作用。
海底一萬米是什么樣的?萌態(tài)十足的“海斗一號”無人潛水器講給你聽?!盎垩邸毙l(wèi)星如何探索極端宇宙?換個角度,豎版世界地圖為你打開“新世界”。還有“雙碳”行動、魚類的黎明、P4實驗室(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)正壓防護服、人體肺部氣體磁共振成像系統(tǒng)、中非生物多樣性成果展等科技創(chuàng)新成果。在“創(chuàng)新展”版塊,多個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創(chuàng)新進展和成果吸引公眾駐足觀看。該版塊匯聚多個科技創(chuàng)新成果,深空深海領域大國重器展品領銜亮相,展示中國科學院科技硬實力。作為在漢科學節(jié)專場,中國科學院院屬在漢單位齊上陣,在家門口亮出“高精尖”科創(chuàng)成果。依托中國科學院院所成立的高新企業(yè)也現(xiàn)場展示了科技新產品。公眾遨游在神奇的科技世界,了解中國科學院科技創(chuàng)新成果及高新技術為生活帶來的變化。
當科學與藝術碰撞,這個科學節(jié),嗨翻了!奇妙的科學實驗秀、酷炫的航模無人機表演、大變戲法的魔術串燒、“漲姿勢”的科學演講、活力十足的歌舞表演,“嗨劇場”版塊熱鬧非凡。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、院屬在漢單位及地方科教部門帶來20多個科學文藝展演節(jié)目。科學家、科學知識攜手舞臺劇、演講、實驗、魔術,來感受科學與文化藝術的融合創(chuàng)新。
“創(chuàng)工坊”版塊主打科學實踐和科普互動。開展污水凈化處理實驗、檢測手掌上的細菌、聞香識植物、開展植物拓印,孩子們在“創(chuàng)工坊” 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動手體驗,感受科學的奧妙和樂趣。
院士開講!在零距離”版塊,公眾可與科學大咖面對面。4號當天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家、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(chuàng)新研究院研究員孫和平向公眾講述“神奇的萬有引力場”主題科普報告。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、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郭傳杰則以“生態(tài)文明視野中的科學教育”為題,從各個維度探討科學教育在生態(tài)文明視野中的發(fā)展。
“科學與中國”院士說版塊以視頻、展項等方式,展示多名院士在科普領域的思想、觀點,傳遞院士聲音,弘揚科學家精神?;顒蝇F(xiàn)場,科學圖片展、科普視頻展、經典科學公式彩旗等多形式展示科學之美。
據介紹,科學節(jié)旨在讓公眾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,與科學家面對面,向全社會全面展示中國科學院在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(zhàn)場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”方面的重大科技創(chuàng)新進展和科技創(chuàng)新成果,描繪科技造福人類生活的美好愿景,激發(fā)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。活動由中國科學院主辦,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承辦,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協(xié)辦,中國科學院院屬在漢單位、武漢科學普及研究會及科學出版社武漢分社等單位支持舉辦。(李希帆、陳長麗、王以豪)
原文鏈接:
http://www.hubei.gov.cn/hbfb/rdgz/202311/t20231104_4926998.shtml